保肝藥副作用大揭秘!你真的了解嗎?

Contents
保肝藥副作用大揭秘!你真的了解嗎?

肝臟,作為我們身體裡的「化工廠」,負責代謝、解毒、儲存能量等多重功能。然而,當肝臟出現問題時,我們常常想到的就是保肝藥。市面上的保肝藥琳瑯滿目,然而,這些保肝藥真的如廣告所說的那樣神奇嗎?它們會不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呢?讓我們來一探究竟。

保肝藥,顧名思義,就是用來保護肝臟的藥物或補充劑。常見的保肝成分有Silymarin(乳薊素)、甘草酸(Glycyrrhizin)及各類維生素。然而,這些成分是否真正安全有效,值得我們深入探討。

Silymarin被譽為保肝的「明星」,源自於乳薊植物,據稱具有抗氧化、抗發炎及保護肝細胞的作用。然而,服用Silymarin可能導致一些消化系統的不適,如腹瀉與腹脹。這些副作用雖然不常見,但對於某些敏感體質的人而言,仍需謹慎。

甘草酸是另一種常見的保肝成分,因其較高的安全性而被廣泛使用。雖然長期使用甘草酸一般被認為是安全的,但對於某些敏感者來說,可能引發高血壓、低鉀血症及下肢水腫等問題。這些副作用雖然發生機率不高,但一旦出現,仍需立即停藥並尋求醫療建議。

成分 可能副作用 發生機率
Silymarin 腹瀉、腹脹
甘草酸 高血壓、低鉀血症、下肢水腫

許多保肝藥或營養補充品中會添加維生素B群,用以增強肝臟代謝能力。然而,過量的維生素B群可能會導致皮膚紅腫、瘙癢及其他過敏反應。因此,在選擇含有維生素B群的產品時,應特別注意劑量,以免因小失大。

過去,C型肝炎的治療主要依賴於干擾素,這種療法不僅成功率不高,且副作用頗多。然而,隨著新一代口服C肝特效藥的問世,治癒率已大幅提升,且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,這無疑是C肝病友的一大福音。

除了選擇正確的保肝藥物,定期檢查肝功能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。許金川教授強調,定期的肝功能檢查能及早發現問題,避免因長期使用某些藥物而導致的肝損傷。

保肝藥的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統不適、高血壓、低鉀血症等,具體情況因人而異。

選擇保肝藥時,應根據個人體質及醫生建議,選擇安全性較高且副作用較少的藥物。

過量的維生素B群可能導致皮膚過敏反應,如紅腫及瘙癢。

新一代口服C肝特效藥的副作用極少,治癒率也大幅提高。

對於大多數人,甘草酸是安全的,但敏感者需謹慎使用,並注意副作用的出現。

定期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肝臟問題,避免長期藥物使用引發的肝損傷。

在選擇保肝藥物時,一定要慎重考慮其可能的副作用,並定期檢查肝功能,以確保肝臟健康。